美国知名军事媒体《战区》近日发布了他们对中国第六代战机的详细研究,这篇研究长达两万多字,几乎能把《战区》目前能想到、能收集到所有信息做了一次集中汇总。
《战区》首先谈到了对这两架新型战机的“定义问题”,和笔者此前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类似,即很难将它们定义为继承自第五代战斗机的“第六代战斗机”。《战区》认为,“第六代战斗机”应该被视为一个更“模糊的概念”,而不是一个“高度具体”的标准,更不是一个“静态的定义”。
在笔者看来,咱们的新一代战机,将其称为“第六代战斗机”很勉强,它是“战斗机型”,但不是纯粹的“战斗机(歼击机)”,当然也不是“战斗轰炸机”、“歼击轰炸机”,属于人类军用航空史上开天辟地的新类型产品。
不过笔者倒是认同《战区》的这句话,“讨论这些新型战机不要过于纠结于它是第几代”。的确,它是第几代其实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它足够强大。
《战区》不得不承认,中国的这两款战机从目前已知的判断推测,就是很强大。《战区》介绍了南六代(本文暂称歼-36)从机首到起落架,甚至光电系统在内的所有部分,基本和国内相关媒体的介绍大差不差,没有太多新意。
其中其重点着墨的是动力部分,《战区》表示歼-36采用三发有可能是因为中国发动机动力不足的问题,但更大可能是三发带来的潜在好处,这个态度在海外媒体中不太常见。
他们认为的“好处”其实也是来自王海峰院士公开发表的论文,比如 《高性能战斗机与发动机协同设计关键技术》 等。通过提供更充沛的电力供应,为先进且耗电量大的各种雷达发射器/传感器、通信系统、冷却、飞行控制系统以及未来的定向能武器提供动力。
比如文章中指出,歼-36仅机头部分的宽度就可以容纳体积巨大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在高功率电力支持下,具有如此大孔径的机载雷达作为传感器和电子战武器将非常强大,这是包括笔者在内,很多人认为歼-36具备预警机、电子战飞机的原因之一。
此外三发设计也能看出歼-36是一款追求绝对超音速巡航的远程战机,《战区》推测歼-36的作战半径可能达到惊人的三千公里,这几乎和轰-6K之前的版本差不多(但不如轰-6N可能超过四千公里的作战半径)。
因此,笔者认为未来歼-36可取代的不止是歼-16、歼-16D战斗机,歼-36可能还会取代大部分运-9家族的预警、侦察飞机,以及轰-6K等中远程轰炸机。
中国未来远程打击和预警体系的核心应该会是轰-20、轰-6N(作用类似美国的B-52H)以及歼-36,以及空警-3000组成。新一代中型运输机,或者基于C919/929改装的新型中程通用平台主要承担远程反潜巡逻和少部分预警职责。
但是在隐身性能上《战区》仍旧认为歼-36“看起来并不具有突破性或比美国过去的设计领先一代,除了其无尾配置外”。不过它随后也强调,作为原型机在隐身处理上通常不如生产型精细。其实这句话倒也没错,歼-20的生产型就比原型机有更多隐身化调整和升级。
在《战区》的想象中,歼-36会是一款能够执行远程制空、对地/海打击、SEAD(压制敌方防空系统)、DEAD(摧毁敌方防空系统)、防区外侦察预警、无人机指挥以及战场信息中枢的多用途平台——这样的“战机”,又怎么会是常规意义的“战斗机”呢?
《战区》表示,歼-36会对美国的战斗舰艇、支援飞机(预警机、运输机),尤其“脆弱的加油机”带来“毁灭性打击”,对美国未来在第二岛链的防御“产生重大影响”。
《战区》对于北六代(我们暂且称它为歼-50)的评价同样很高,认为它是一款“重型”战斗机,属于人们“认知概念”中的第五代战斗机。
由于歼-50更加神秘,因此对它的判断比较基础,比如包括《战区》自己都无法确定,歼-50到底是有人战斗机还是无人战斗机,还是两者兼备——毕竟我们连歼-50的座舱都没看到过。
歼-50和美国第六代战机NGAD的概念有点相似,而非歼-36这种超出一般人概念的战机。在对歼-50的分析上,基本和笔者之前文章的分析差不多,在此笔者就不做过多叙述。
《战区》批判了国外部分人士对中国新一代战机的自满情绪,因为有些人认为美国在更早的时间就首飞了六代机原型机。
然而其实他们都忽略了验证机和原型机的差别,美国此前试飞的真的是类似歼-36这样的原型机吗?还是类似心神,甚至可能都不如心神的粗糙技术验证机?
“心神”验证机是为了第五代隐身战斗机F-3进行测试的验证机,它过小的尺寸甚至都无法在机头部安装正常尺寸的相控阵雷达,它只是为了技术验证和数据收集,根本不具备成为一架战斗机的任何潜力,而随着F-3战机项目的取消,“心神”也就失去了价值。
心神属于完成度较高的验证机
美国自2018年开始,或许的确有多架小尺寸的验证机进行过测试,但是它和已经成熟的原型机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对于这个问题《战区》自己都在吹嘘,“美国的这些验证机所有关键技术核心,特别是隐身性和动力方面都将显著优于中国飞机”——首先《战区》自己承认他们并未见识过美国的这些“验证机”,既然没见过,他们又是怎么武断的下定结论的?
其次,各种看似科幻的六代机的验证机并不是美国独有,根据西工大公开的资料显示,我国某型新一代战机的研发团队曾推出了八款新一代战机的验证机,其中进行飞行测试的就有四款。正是有了这些基础,我们才能看到我们六代机的横空出世。
而美国的问题却是依然卡在验证机环节。
好比百米赛跑,我们已经冲过终点,美国却还自以为是的向外界宣传自己前十米跑的有多精彩。因为我们已经结束了比赛,因此肯定不会把前十米的领先当做谈资,美国人则不然。
虽然《战区》后来找补了一句,“如果仅仅因为美国可能有更好的飞机已经秘密试飞,就贬低中国飞机,那说明人们对现代战争的众多因素完全缺乏理解。”
不过比起谈论中国战机,《战区》更忧心忡忡的是美国对于第六代NGAD战机的犹豫态度。《战区》表示,NGAD项目目前处于困境当中,美国空军针对第六代有人战斗机的计划已经进入了最终评审阶段,或许已经完成。可问题是,完成了重审,不代表NGAD项目获得了通过。
几天前,美国空军第412测试联队指挥官内部展示中国两款六代机的视频在互联网疯传,这位准将强调,美国空军正处于有史以来规模最小、装备最陈旧的阶段;与此同时,中国空军则是有史以来最强大、最现代化的阶段。
那美国空军准备怎么办呢?其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
美国空军与太空力量协会米切尔航空研究所的院长大卫·德普图拉无奈地说道:
“对于中国六代机的进展,尤其是在美国NGAD自我拖延的背景下,(美国空军的)担忧是肯定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