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颜格格 人莫予毒数字中国建设积厚成势

科技 (85) 2022-07-28 11:26:02

原标题:数字中国建设积厚成势

  “2017年到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7.2万亿元增至45.5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6%,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32.9%提升至39.8%,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在日前举行的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式上,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曹淑敏表示,数字中国建设从夯基垒台到积厚成势、从发展起步到不断壮大,在创新实践中迈出坚实步伐。

  夯实数字基石

  “作为数字经济发展大动脉,近年来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介绍,千兆光网已具备覆盖4亿多用户家庭能力,5G基站达到185.4万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连接工业设备超过7900万台套,数据中心算力规模已基本满足各地区各行业数据存储和计算需求。

  峰会期间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下称“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5G用户数达到3.55亿户,千兆用户规模达3456万户,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IPv6地址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一,IPv6活跃用户数达6.08亿;算力规模全球排名第二,近5年算力年均增速超过30%……一系列数据表明,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

  在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看来,云网分离的传统架构已无法满足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带来的大规模上云需求,云网融合已成为信息基础设施的新特征。“我们拥有弹性计算、分布式数据库等50余项关键技术,能够提供海量数据存储与多形态、高性能计算,实现网络与算力深度融合、云网边端的智能互联。”柯瑞文介绍,中国电信承接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在内蒙古、贵州两地建立数据中心园区,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陕川渝4个区域布局一批重点数据中心节点,加快算力资源部署和调度平台建设,为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提供更多综合智能信息服务。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作支撑,更离不开技术创新为驱动。5G在技术、产业、应用全面领先,高性能计算保持优势,芯片自主研发能力稳步提升,国产操作系统性能大幅提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兴技术跻身全球第一梯队……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信息领域PCT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超过3万件,比2017年提升60%,全球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不过,随着数据指数级高速增长,现有技术能力将无法满足海量计算需求。“信息技术体系将从‘以计算为中心’向‘以数据为中心’转变,新的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有待探索和破解。”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梅宏建议,大力开展大数据技术研发与应用,洞察发展趋势,研发前沿技术;构建科学管理体制,优化配置创新资源,通过补关键性短板和树引领性长板,解决自主可控难题。

  徐晓兰认为,应加快高端芯片、关键软件、智能传感终端等领域的迭代升级与融合创新,加速在6G、量子计算等技术方面的前瞻性布局,进一步突破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难点,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赋能千行百业

  “合同审核是一项枯燥且压力很大的工作,有了人工智能作为助手,处理起来轻松多了。”在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科大讯飞展台,一位从事法务工作的观众在体验数字员工产品后感慨道。据介绍,针对合同管理,讯飞数字员工能够提供从起草、审核、审批、比对、履约到建档的全周期自动化解决方案,让合同拟稿效率提高80%,法务审核时长缩短至10分钟/份,合同比对时长缩短至5分钟/份。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推动下,我国数字经济智能化底色更加鲜明。语音作为最自然便捷沟通方式,已经成为大部分智能设备的接入口。我们始终致力于以源头技术赋能千行百业。”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告诉记者,去年,科大讯飞在国际人工智能赛事中摘取11项冠军,相关成果加快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汽车、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普及应用。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则认为,各类数字应用已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带来极大方便。此外,自动驾驶、远程操控、AI检测等快步走进制造、煤矿、港口等行业,数字应用正从消费端转向生产侧。“从这些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将越来越紧密、深入,数字化浪潮涌动在千行百业已成大势。”

  曾几何时,港口作业需要工人爬到桥吊上,坐在小车里跟着集装箱一起移动,在数十米高空连续作业长达12小时,还要确保操作准确,对工人的体能、技术都是极大考验,而集装箱卡车司机普遍高龄化也让运输存在安全隐患。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