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被清华录取 “别人家的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教育 (45) 2023-02-15 12:14:07

  近日,广西一名14岁初中生被清华大学录取,将师从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本硕博八年连读。“别人家的孩子”再次在家长圈里掀起波澜,一些家长在羡慕的同时又开始变本加厉地“鸡娃”,希望孩子能在榜样面前变得更加优秀。不可否认,我们身边确实有天赋异禀的“神童”,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会怎样培养?然而,“神童”毕竟是少数,面对大多数普通孩子,学校能不能让他们变得卓越?作为“第一启蒙老师”的家长,又该怎样正确教育孩子呢?

14岁被清华录取 “别人家的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http://www.paipi.cn/) 教育 第1张

  问题1

  天才儿童能吃到哪些“偏饭”?

  为天赋异禀的孩子提供高端研修课

  人大附中教师 钱颖伟

  近日,广西一名14岁少年入围清华领军计划,将师从数学大师丘成桐先生本硕博八年连读的消息冲上热搜。关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学校培养和家庭教育,再度引发热议。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基础教育的实践者,我有机会接触到很多具有天赋异禀的孩子。对于确有天分的孩子,学校该如何培养?就这个问题,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学校要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胸怀和伯乐的慧眼。很多具有极强数理天赋的孩子往往会呈现出一些异于常人、甚至古怪的言行举止,比如不善交流、言语木讷,我们绝不能武断地判定他们“愚钝”;又比如情感发育相对滞后,通俗地说,就是情商较低,我们千万不要误解他们“不懂礼貌”;还有的孩子会严重偏科,对文科学习不感兴趣。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用一般意义上的“全面发展”去苛求这些孩子,当我们用包容的胸怀去接纳他们的时候就会发现,他们对非常复杂的数理逻辑有着惊人的敏锐,却对人际交往的常识非常迟钝。我们常常会觉得聪明的孩子特别自我,其实是因为他们太专注于自己的世界,不太关注他人的评价。所以,有胸怀有慧眼的教育工作者,能够忽略他们的不完美,尊重他们的天性、鼓励他们专注于自己热爱的领域,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其次,学校要配备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为这些具有天赋的孩子打开眼界、因材施教。近年来,我们学校大量引进竞赛教练、前沿科技领域的高端人才,助力天才少年的培养。除了校内强有力的师资,我们还聘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大师给学生们开讲座、做辅导,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再次,学校要为具有不同天赋的孩子搭建平台,提供多元化的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尤为重要。常规课程不能满足这些具有特殊天赋的孩子,我们可以开设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高端课程供他们选择。在我们学校,就有非常成熟的研修课课程体系,包含竞赛、科技、人文、体育等各个领域的几十门课程,每周两个半天,导师制小班教学,学生自选课程,进行深入的探究式学习。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中,孩子们会逐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天赋的孩子也会自然地“冒”出来。

  此外,在天才少年的培养过程中,专业的心理辅导也非常重要。很多天才少年会出现某方面特别突出,其它方面又明显滞后的情况,这种失衡往往会导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比一般孩子更多的问题:比如人际交往障碍带来的烦恼,在同学中常常被视为异类;又比如对自己期望值过高,当成绩不理想时,对自己质疑、否定,怀疑人生。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被及时发现,积蓄太久,就容易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教育者有爱心、有慧心,及时发现、及时疏导,必要的时候,要给孩子提供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发现、培育天才儿童,是我们教育者的幸运,我们要惜才、爱才,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但同时我们也要有一颗平常心,天才儿童在人群中毕竟只占极少数,切忌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也不应该对天才儿童过度宣传,避免出现“伤仲永”的悲剧。

  问题2

  普通孩子如何变得更加卓越?

  让学校成为发展潜能的实验室

  北京一零一中教师 高建民 刘成成

  很多父母都对孩子抱有极高的心理期待,这是人之常情。但我们也应该理性地看到,孩子之间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不仅有先天的禀赋差异,更有后天的兴趣爱好的不同。其实,差异意味着孩子有更多的发展潜能和方向,“东边不亮西边亮”,每个差异都蕴含着极大的成长可能。

  发现孩子的潜能,及时、正确地培养孩子的兴趣、专长,帮助孩子成为某一方面出色的人才,这是家庭、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近年来,很多中小学校做了不少探索,或是强化课堂教学的思维培养,或是开设特色校本课程,或是开展大量课外活动,都对支撑孩子的个性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北京一零一中“英才学院”模式颇有新意。学校设立英才学院,联手国内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设立了实验室、实验项目和实验班,全力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优秀学生出得来、发展好。英才学院下设四类书院课程:一知书院对接五大联赛,学森书院侧重科学探究,圆明书院关注人文艺术,六韬书院突出培养领导力。一零一中英才学院已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小米公司等1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联手,在英才学院创建实验室和项目,并由国内高水平专家和院士亲自担纲指导。

  在培养模式上,英才学院采用项目式培养,在教育集团内部尝试混龄、跨学科的培养,打通了小学、初中、高中学段界限,突破年龄、年级、校区的限制,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深度学习、无边界学习提供支持和服务。简单说,就是只要孩子喜欢这个领域,不论在哪个校区、哪个年级,都可以报名参加学习。所有孩子聚合在实验室这个平台之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

  英才学院还制定了一套“五个一”标准,即一个平台、一套课程、一本教材、一个团队、一批成果。“一个平台”,是指建设高端实验室;“一套课程”,是打造基于实验室平台和基础教育相衔接的STEAM课程;“一本教材”,是编制适合PBL学习方式的教材;“一个团队”,是培养一个学生混龄团队和跨学科教师队伍;“一批成果”,是不断推动学生各项竞赛获奖、创造发明、教师科研成果等。目前,英才学院的高端实验室、课程和教师队伍已经逐渐壮大起来。比如,学校与北京理工大学合作创建的先进与智能车辆技术创新实验室和理工强基实验班很受学生关注,理工强基项目课程的汽车基本原理与构造、机器人工程、灵巧工艺品设计与制作、玩转四旋翼无人机、人工智能项目实践与创新、遥感科学与技术等已经在上课,授课老师由北京理工大学博导、硕导组成,班主任分别由大学和中学老师担任。教师阵容强大,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学校还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建设了“芯片与计算思维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组织建构适合“大中”衔接的课程,做好“大中”计算机课程衔接。芯片与计算思维实验室将开设普及性和项目式两套并行的课程,分别在初中和高中开设。

  对一所学校来讲,特别是高中学校,仅看成绩是不够的,更需要关注学生未来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我们把学校建成一个开放的实验室,让学生能够大胆尝试,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专长,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卓越的人才。

  问题3

  家长有没有成功培养“秘笈”?

  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同路人

  学生家长 杨蓓

  我儿子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保研”后获得“直博”资格,目前正在清华大学攻读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学位。在我看来,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独一无二的种子。基因会带来先天的个体差异,但教育可以提供后天的无限可能。原生家庭的生活环境、父母的教育理念以及最初的教育规划,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就我儿子的成长经历来看,我觉得有三方面的教育理念不可或缺。

  首先,先做人再做事。人首先成为“人”,然后才能承载更多角色。“德行”是成“人”的根本,主要依赖于原生家庭。很幸运,我们做到了。学龄前,我们鼓励孩子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分享食物和玩具,也带孩子去朋友家串门,提醒他主动问好、不随意翻看物品;小学时,我们鼓励孩子为班级带去自制的小拖把和擦手巾,坐校车时帮女生背军鼓;中学时,我们教育他要宽容地面对伙伴冲突,热心辅导学弟学妹;上大学后,我们希望他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坚持学术诚信。

  其次,先生存再生活。孩子1岁前,我们让他用手去摸60℃的热水,去摸笔尖、针尖和剪子,告诉他“疼”;我们收走他故意扣在桌上的食物,告诉他“饿”;我们一起用胶条把他撕坏的书一页一页粘起来,告诉他“珍惜”。学龄前,孩子学会了滑冰和游泳;10岁爬上西藏的米堆冰川,可以自己从朝阳坐地铁到海淀,能够自己收拾行李背着电脑跟老师到南京参赛;13岁在美国为房东做了锅包肉;中考后和同学到上海毕业旅行;高考后和同学到欧洲自助游。同时,语言也是生存基本技能之一。从“天地人”开始,孩子不到3岁就认识了200个汉字,从童话故事到百科知识,从数学思维到科学实验,不到5岁的他已经开始独立阅读,疯狂累积各类知识。而始于幼年的英语学习,也从另一视角帮助他认识了世界。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学习”成为了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小学的机器人编程,还是中学的数学、物理竞赛,都像游戏打怪升级一样磨练着他的生存技能、淬炼出钢铁般的意志品质。

  第三,先思考再选择。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完成判断题和选择题的过程,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从孩子懂事时起,我们就把他当成一个“人”来看待,给他讲道理,跟他商量与之认知相符的任何事情,让他自己决定。四五岁时,他要打车去王府井书店,我说:“可以打车。但是如果我们坐地铁去,可以用打车的钱买回一本书来。你说哪个更好呢?”最后,孩子决定买本书回来。凡事有利弊,“心之所向,身之所往”。同学都在备战中考时,他坚持自学德语;高中伊始,他果断放弃了数学竞赛,投身物理竞赛;在留学和高考之间,他选择了高考。我们始终尊重孩子的选择。

  事实上,孩子的成长确实离不开家长的“用心”,需要量身定制培养方案,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希望家长们都能为孩子点一盏灯,保护好孩子的求知欲,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同路人。

  学生说

  我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三(18)班 黄益安

  在“芯片集成电路实验室”上课,我觉得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参与项目的过程,我自学了数字电路、微电子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养成了寻找资源,阅读书籍、文档以及源代码的习惯,遇到问题总想着先自己找寻答案。实验室培养了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规划能力,锻炼了我的工程师思维。真没想到,高中生也能做芯片。

  跨学科研究让我追寻热爱

  高一(9)班 王梓源

  看到北理工胡伟东教授关于遥感科学与技术课程的介绍视频后,我惊喜地发现,那些精密的图像、多样的数据、壮美的河山,与地理课是如此相似!原来,遥感科学与技术能够培养在民用领域及军事领域从事遥感系统设计与研发、遥感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这种既不是纯文也不是纯理的学科,开展的是各种方面知识夹杂在一起的、跨学科的研究,我非常喜欢更乐于尝试,感觉自己终于找到擅长的领域。

  专家说

  教育不能急功近利

  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谢春风

  每当社会上有“神童”出现,总会在一些家长心中产生巨大的涟漪,羡慕、佩服者很多,自卑和焦虑者也大有人在。“看看人家的孩子,再看看自家的孩子,我能不焦虑吗?”一些家长的情绪变化和“吐槽”,是目前很多家长教育心理状态的折射,这种不健康和消极的心理问题值得社会关注,需要引导和改善。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任务,但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把握创新型人才的培育方法,家长们也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行,我们自家的孩子也有出息。”从这个角度来看,学校、社会发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职能,给家长普及一些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进行积极情绪疏导,刻不容缓。

  目前,我国中小学家长普遍存在一些明显的教育心理问题,表现为:第一,攀比心理严重,一些家长不仅比孩子们的成绩,还比学校、比班级、比教师、比所谓教育的“优越性”,使学生成为攀比心理的受害者;第二,家长教育本位突出,自己的成长“补偿”和愿望“替代”心理严重,忽视孩子自身的心理感受和正当权益,儿童本位缺乏,孩子成为家长错误教育行为的附属品和牺牲品;第三,误解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名校、高学历成为高质量人才的唯一标签,重智轻德倾向严重,忽视养成教育、心理健康素养培育和兴趣培养;第四,急功近利,热衷于短期突击补课,希望在考试中“毕其功于一役”;第五,缺乏教育心理学基本常识,经常犯简单性错误,教育态度简单粗暴,育人理念陈旧肤浅。以上问题,不仅导致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紧张,也影响到学校和家庭协同育人的质量与效益。其根源在于,我国先天缺乏系统的合格家长教育、培训机制和“家长准入”标准,不少家长明显缺乏基本的教育素养和心理学常识,导致对孩子的养育行为自发盲目,急功近利。

  建议在各级政府部门鼓励支持下,教育研究部门、高校及社会公益教育组织,根据学校的专业需求,开展系统性、专题性家长教育心理学知识培训,把科学的育人理念、心理调适方法传播给家长,提升家庭教育的科学性。这是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实际行动,也是对家长和学生的人文关怀。比如,2021年以来,海淀区培英小学在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等部门的支持下,连续开展了三期“家庭合格教师”公益培训,名家名师走进学校授课,很多家长自愿报名,接受了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培训。经过培训,一些家长意识到自己在教育观、言行方面存在的问题,非常后悔,下决心要做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养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有了很大转变。最终,200多名家长通过考核,并获得自己孩子的认可,被授予“家庭合格教师”荣誉证书。

  今后,我们还应加大对中小学家长的继续教育,及时普及教育心理知识。一要善于眼光向内,心态平和,可以多比自家孩子的品德进步、成绩变化,也可以比学校、班级里的好人好事,比自家孩子习惯、特长、兴趣和公益服务的“优越性”,使学生成为身心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的准备者;二要确立儿童中心理念,消除家长教育本位弊端,尊重保护孩子的独立人格、心理感受和正当权益,确立儿童本位,孩子不是家长教育行为的附属品,而是不断独立发展的人;三要正确理解创新型人才的内涵,高质量人才的品德、习惯、积极心理品质和兴趣培养更加重要,名校、高学历不是高质量人才的标配,要加强养成教育和兴趣激发;四要杜绝教育的急功近利心理,育人需要静下来,养育孩子要慢下来,淡化短期突击补课,好德育、好习惯才有好分数;五要远离手机,主动学习教育心理学基本常识和儿童心理学知识,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和发育成长规律,将心比心,不要勉强孩子。如果家长们具备健康的教育心理,就能促进亲子关系和谐,提升学校和家庭协同育人的质量与效益。

  总之,后疫情时代,学生有可能出现心理问题“延后集中释放”的教育风险,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刻不容缓。我国各级政府和教育专业机构,应该研究和探索系统的合格家长教育培训机制和“家长准入”标准,发挥专业机构的优势,帮助家长系统掌握基本的教育素养和心理学常识,不断优化亲子关系和家校关系,使家长真正成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和创新型人才培育的奠基石。

  (原标题: “别人家的孩子”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