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一位学生家长上传的一段“笔里藏刀”的视频引发关注。
据河南广电报道,视频中,该家长手握一支圆珠笔,从外观上看,这支笔无论尺寸、规格、重量、颜色,都与普通圆珠笔相似。但当其中一端的笔帽被拔下,露出的竟是一把明晃晃的真刀。据介绍,这支笔是孩子在学校门口买的。
笔里藏刀,显然已经超出了人们对文具的认知。而这样的危险文具,竟然在学校门口就能轻易买到。当刀具混进文具,其危险指数甚至超出了刀具本身,无异于潜藏危险于校园,让人难以觉察,值得引起学校和家长的警惕。
与这位家长手中的“藏刀”笔有所不同,市面上还流行一种手账爱好者使用的“多功能圆珠笔刀”,笔的长度一般为13-15厘米,由笔和工具刀两部分组成,其中刀长5至6厘米且刀锋尖利,若由学生带入校园,其危险性也不容小觑。
此前,就有一名幼儿园老师在晨检时发现,一个孩子带着一支“按动笔”入园,按出来不是笔芯,而是一个美工刀。这位老师随后发文建议,美术用的刻刀应和笔的外貌做出区分,否则容易误导小朋友。
文具就是学习、办公时使用的工具,主要面向的群体是学生。如果说,这些年“花式文具”尚属于生产厂家提高“文具身价”的营销手段,是创意设计范畴,那“形似笔,实则刀”的危险文具,则是植入了安全隐患。这样的危险文具从哪里来,又如何流通于市面,相关部门需要对此予以清查。
要知道,文具并非可以“随意翻新花样”,而是有着严格规范。2022年2月1日起施行的《学生用品的安全通用要求》,对适用于14周岁以下(含14周岁)学生用于学习的用品,与办公文具进行了明确区分,并要求在产品上或其最小包装、销售包装上标明适用年龄。另外,对于手动削笔机、学生圆规、绘图仪尺和美工刀等,因功能必不可少而存在功能性锐利边缘和锐利尖端时,应设置警示说明。
因此,杜绝危险文具,要从生产端到销售端予以全链条规范。文具生产厂家,设计与生产应严格对标新版标准。明确区分笔与刀,不仅外表上要直观,功能上也必须“隔离”——笔就是笔,刀就是刀,而美工刀应清晰可辨,并按规定标注适用年龄。
在流通和销售环节,市场监管部门不妨针对校园周边等重点区域文具店,加大对文具安全的日常监督检查;健全投诉举报机制,对不符合新标准的危险文具及相关店铺予以督查查处,消除文具安全隐患。
此外,孩子天然具有好奇心,这也需要学校和家长多留心多查看,加强教育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伪文具”的危险性,增强防范意识与辨别能力,让危险文具远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