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看!万物和谐共生的故事在这里上演
南山国家公园内,喜欢热闹的白颈长尾雉呼朋引伴来相聚,习惯独处的黑熊不受打扰地自在觅食;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红腹锦鸡悠然地散着步,白鹇则警觉地引颈四顾;世界自然遗产地崀山上,“丹霞瑰宝”风光旖旎,猕猴在峭壁间跳跃攀缘……这一幕幕万物和谐共生的生动图景,竞相上演于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三湘大地之上的湖南省邵阳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邵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美好生态环境为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宣战污染,天蓝水清成常态
“三湘四水”之一的资江,一路自西向东流入邵阳城区,到了双清公园亭外亭处,突然来了一个九十度急转弯,折而向北。一江碧水绕城区,在此形成了一个宽阔的转弯深潭,吸引着众多摄影爱好者蹲守岸边,乐此不疲地捕捉水鸟嬉戏的精彩瞬间。
近年来,鸳鸯、小鷿鷈、野鸭等水鸟相继在资江水面安家。“蓝天白云,清水绿树,水鸟在河面悠闲觅食或贴水飞翔,那画面美得让人心醉!”新华书店邵阳分公司退休干部易江石告诉记者,不论春夏秋冬,他风雨无阻,每天都要背着相机来“打卡”。
谁能想到,昔日的邵阳曾经是另外一番景象:由于粗放无序的发展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一度恶化,雾霾天气频现、黑臭水体难闻,甚至天空中不见麻雀飞过、河流里难觅鱼虾踪影。
痛定思痛,是时候改变了!借助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湖南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的东风,邵阳向污染宣战,高标准、严要求持续推进整改效果。一方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另一方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把民生扛在肩、揣在心,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迎来一次攻坚克难的“全面体检”和“深度治疗”。
——加强工业废弃物治理,建设绿色交通体系。5家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全面完成烟气治理升级改造,142家烧结砖厂全部安装脱硫除尘设备,先后投入新能源公交车1546辆。
——重拳出击重金属污染现象。完成重金属行业落后产能淘汰项目15个,解决历史遗留问题15个,完成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资金支持项目36个。
——重点整治污水处理排放。2021年6月底,洋溪桥、江北及红旗渠三个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出水排放标准提升至一级A标准,部分指标优于国家一级A标准。
——积极开展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首创“一河一警长”机制。完成包括枫江溪在内的6条黑臭水体治理,关闭水源保护区内采砂场30余个,清理一二级饮用水保护区内“僵尸船”200余艘;设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道警长2908名,覆盖全市所有河道……
2016年以来,邵阳共查处各类环境信访举报投诉11217起,法定期限内办结率100%,已办结的信访件回复回访率100%,满意率在90%以上,解决了一大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2020年,邵阳交办重点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办结率为97.3%,名列湖南省第一。2022年,邵阳的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达93.53%,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科技赋能,生态环保有作为
不好!一群孩子误入景区珍稀野生植物保护点!
2022年10月6日,邵阳市生态环境局的工作人员通过监控视频发现了这危险的一幕。事发地自然环境复杂,孩子面临一定危险,也可能给附近的珍稀野生植物带来伤害。监控人员立即启动响应机制,景区工作人员接到信息后,3分钟内赶到现场,及时排除了这起社会和环境隐患。
“在邵阳,环境保护基础设施被纳入‘智慧城市’管理范围,并与公安‘天网’全部联网。通过监控中心,我们可以实时观测全市城乡的环境保护问题。”邵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李一介绍。
科技赋能,让邵阳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一道安全可靠的屏障。如今,邵阳已经初步建立起市、县两级大气、水、土壤等主要环境要素监测网络。从2020年起,邵阳对全市51家年度重点排污单位实施在线监控,联网率、传输率均达100%。全市核定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点位)52个,完成长江经济带14个地表水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13个土壤环境监测点位设置,并按要求有效开展监测。
今年8月,邵阳市北塔区陈家桥现代农业综合产业园频繁响起土壤湿度警报——原来,由于持续干旱,产业园内的蔬菜处于严重“饥渴”状态。获知警报后,产业园的生产机构立即启动应急措施,钻出一座蔬菜灌溉专业井,确保每天都能为当地保供9吨以上的新鲜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