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办,北京市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科普作协中小学生科普科幻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承办的“‘科幻+’:新课标背景下,跨学科学习如何有效落地”主题沙龙在线上举办,近600人参加了沙龙的交流活动。
沙龙由北京景山学校特级教师、中小学科普科幻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周群主持。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特级教师李卫东首先做主旨报告,向与会者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开展的教育部重点课题“促进中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的读写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的成果。该项成果在今年6月获得了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据悉,针对一线教学中读写内容与读写策略的失衡以及跨学科读写的浅表化和粗糙化的现状,课题以“促进中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为理念,以全学科视域下的读写课程重构为抓手,以“非文学性读写”为突破口,历经7年,经历4个阶段,从语文学科到科学学科,从课内到课外,从框架、模型到标准、工具,打造了没有藩篱的读写教学体系。作为课题负责人和学科专家,李卫东引领项目校的老师们边实践边检验,在螺旋往复、进阶升级过程中,不断完善“一核三层三维”读写教学框架,并大面积推广应用。经过持续7年的探索,最终形成了“一个框架、两个模型、两个标准、N种工具和案例”的系列成果。
北京四中初中语文组教研组长张蓉芳作为课题项目学校教师代表分享了他们的案例。他们以“科学和人文素养的融合”为出发点,对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进行有机整合,从中提取了“如何在浏览中提取关键信息”和“如何在科学设定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这两个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浸入式读写模式创设科幻情境,设计了科学、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相融合的学习任务群。学生们不仅发挥想象,以“火星一日”为题,四人一组,接力完成科幻故事,还在学校“见字如面”的活动中,给远在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写信并收到回信。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物理、美术等多学科老师开展团队合作,对学生共同指导,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本次沙龙邀请到了清华大学教授刘兵、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郑桂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蔡可点评课题成果,并围绕沙龙主题展开讨论。
刘兵表示,该课题研究体现了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跨学科学习的要求,体现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同时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打通,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题具有超前性,切实关注了受教育者的素养提升和能力的培养。刘兵建议,在带领学生进行科普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对科学的理解还需更加全面。科普阅读兼具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两个特点。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科普阅读时,对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科学发展前景、科学对人类的影响,乃至科学自身的局限性,都应作出批判性反思。
郑桂华认为,该课题研究以写作为聚焦点,整体架构读写的基本框架,既对一线教学中重难点问题“写作”进行突破,同时又聚焦知识性读写深耕,为中小学课程改革、教学探索提供了非常好的样本。郑桂华表示,这样的案例分享带给广大中小学老师很重要的启示:即一线老师要有更广阔的学术视野;要立足于国际不同学科领域的广阔视野,开展语文课程的本土实践。她建议课题组围绕“整合”“深度”以及“问题解决”三个关键词继续深化研究,敢于通过实践突破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天花板”。
蔡可表示,该项课题研究及成果对新课标背景下课程内容体系的重构和教学方式的转型有非常强的示范意义。他认为该课题有三个刷新:第一,刷新了阅读的观念,不再只是一种古典时代的阅读观念,极具现代意味,而且打通了阅读和国家教材和日常教学,将校园阅读转化为常态化的教育教学行为,从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入手,立足跨领域,以明确的目标、可操作的活动设计让校园阅读常态化运行。第二,刷新了课程的观念。课程内容的变化带来教学方式的变化,使过去知识本位型的课程,走向跨领域课程的建构,其中渗透了跨领域的共同素养,如科学思想、方法、意识等。第三,刷新了学习的观念,站在素养的角度构建学生的真实阅读情境。
周群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全学科读写课程课题的深化研究绝不是几年内的短暂行为。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回归思考教育的本真问题,思考未来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由此出发才能更好地培养我们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