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10万元毛利却催生40亿市值,(600613.SH)现“神奇”。
11月17日,尽管一再预警,二级市场上的神奇制药仍然强势涨停,收获六连板,风头出尽。
K线图显示,今年10月底以来,神奇制药的股价已经累计上涨137.43%,对应的市值增加约40亿元。
躺平了四年的股价为何突然崛起?与疫情防控相关!市场传言,热炎宁合剂可促奥密克戎感染者核酸转阴,神奇制药下属孙公司正好授权湖南一家公司生产该产品。不过,该产品年内的营业收入不到百万元,对神奇制药的毛利贡献不到10万元。
2013年,神奇制药借壳上市后,盈利能力整体欠佳。2013年至2021年,虽然公司营业收入翻了一倍,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表现为倒退。
备受诟病的是,神奇制药大举营销,每年几乎将一半的营业收入投向营销,2021年的营销费高达10.54亿元。正是这些巨额费用吞噬了利润,导致公司净利润不断下滑,净利率仅3%左右。
不确定的传闻催生40亿市值
神奇制药“神奇”了,股价连收六个涨停板。
K线图显示,2018年10月底,神奇制药的股价不到5元/股,到今年10月25日,收盘价5.45元/股。在这四年期间,股价偶尔有所表现,但难改整体上的躺平趋势。
然而,今年10月26日开始,神奇制药股价画风突改。10月26日、27日,其股价分别上涨3.30%、2.66%,28日、31日及11日,则连续三个交易日强势涨停,收出三连板。经过几天调整后,11月9日开始,股价再度上攻,当日上涨3.69%,11月10日至17日的六个交易日,连续涨停,强势六连板。
在这期间,神奇制药发布了四份股票交易异常波动风险公告。其中,11月14日、16日发布的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最为市场关注。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在前两份股票交易异常波动风险公告中,神奇制药未对股价大幅上涨的原因进行解释,只是模式般的称“生产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也不存在预计将要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形。”在11月14日、16日的公告中,神奇制药称,公司关注到热炎宁合剂相关报道。经核查,公司及下属企业均未获得该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神奇”牌热炎宁颗粒系神奇制药下属孙公司重庆神奇康正医药有限公司品牌授权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销售的产品。截至目前,该产品年内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内,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不超过0.06%;对公司当年毛利贡献在10万元以下,占公司当期净利润不超过0.18%。截至目前,该产品的经营销售不会对公司业绩造成重大影响。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市场确有传闻,称热炎宁(RYN)合剂可促进奥密克戎无症状和轻症感染患者的核酸转阴,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疗效提供了新的循证依据。热炎宁合剂由蒲公英、虎杖、北败酱、半枝莲四味中药组成。该药是一种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中药制剂,具有抗炎、抗病毒作用,广泛应用于呼吸道感染和肺炎的临床治疗。相对于对照组,热炎宁干预组患者的核酸转阴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无症状向轻症的转化率明显降低,无症状感染者的新发症状中,发热、咳嗽、咳痰的比例显著降低。
不过,这些目前只是传闻,究竟是真是假不得而知,这些传闻尚需权威部门证实。而且,上述传闻只是一家之言,未经过足够的试验证实。此外,即便传闻成真,究竟其效果有多大,是否存在副作用等,均不得而知。
市场似乎不惧神奇制药澄清,17日,神奇制药股价继续涨停,收报12.94元/股。这一股价,较本轮行情启动前的5.45元/股上涨了137.43%。
截至17日收盘,神奇制药的市值约为69亿元,较10月25日增加近40亿元。由此可见,不到百万元的营业收入、10万元的毛利,催生了40亿市值。
本轮行情启动以来,神奇制药五次登上龙虎榜,无论是买还是卖,交易金额前五名中均不见机构身影。由此说明,是游资在爆炒神奇制药。
销售费用吞噬净利率仅3.32%
传闻让神奇制药在二级市场创造了神奇,但改变不了公司基本面。
神奇制药的前身是永生数据,1992年就进入A股市场。2013年,永生数据完成对神奇药业、柏强药业收购,神奇药业因此实现借壳上市,神奇集团药业板块进而完成整体上市。
借壳上市后,神奇药业没有好的表现。2013年至2018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从9.29亿元增至18.53亿元,基本上翻了一倍。而净利润波动频繁,2013年为1.12亿元,2015年增至2.17亿元,随后连续三年下降,到2018年仅为1.0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则不足亿元。2019年,其营业收入续增至19.28亿元,净利润则降至亿元以内,仅0.84亿元。
2020年,是历史性的一年。当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8.19亿元,同比下降5.63%,而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41亿元、-3.45亿元,均为亏损,同比下降506.32%、519.06%。
2021年,经营业绩有所恢复,营业收入为23.03亿元,创新高,同比增长26.61%,净利润为0.70亿元,同比增长120.41%。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为17.13亿元,同比微增0.57%,净利润为0.55亿元,同比增长4.57%,扣非净利润为0.56亿元,同比增长123.32%。虽然扣非净利润翻倍增长,但仍然不及2013年借壳上市当年同期。
2013年以来的经营业绩数据显示,神奇制药的营业收入基本上翻了两倍(以前三季度同期数据相比),但净利润不增反降,基本上是在开倒车。扣非净利润表现得更为明显,2015年之后持续下降。
为何会出现如此异常现象?除了神奇制药自身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外,也与营销费用偏高相关。
2013年以来,神奇制药产品综合毛利率呈现下降趋势,2014年最高为78.70%,2017年至今下降至60%左右。
60%的毛利率算得上高毛利率,与之相比,净利率就低得可怜。公司净利率持续下降,2014年为13.98%,2017年降至10%以下,2019年为4.18%,2021年及今年前三季度为2.95%、3.32%。
高毛利率、低净利率的原因是高销售费用,2013年至2018年,神奇制药销售费用从4.58亿元增至8.25亿元,年均约6.9亿元。2019年至2021年,其销售费用分别为8.82亿元、9.13亿元、11.35亿元,逐年增长。2020年、2021年,销售费用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0.19%、49.28%,营业收入的一半被用于销售。
销售费用中,超七成是营销费。神奇制药2020年9.13亿元销售费用中,业务学习交流费、广告宣传费、产品推广费、咨询费、促销费等(合计统称营销费)为8.26亿元,占销售费用的90.47%。2021年的营销费为10.54亿元,占销售费用的92.86%。这两年,营销费占营业收入的45.41%、45.77%。
这些数据表明,公司投入的营销费吞噬了净利润,导致净利润与营业收入严重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