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解读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经济正面临大变局,明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比今年大,从两大维度选股

财经 (65) 2022-11-17 23:35:23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六里投资报

  今天(11月17日)下午,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鹏华基金主办的一场高峰论坛中,结合当下市场形势,对重要会议报告提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解读。

  李迅雷认为,中国经济正处大变局中,转型势不可挡。

  过往,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当中,投资是增长的主要。

  但基建投资加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是在2017年底时就已经见顶。今年,房地产已经由原本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变为拖累增长的所在。

  消费、科技进步、自主创新,以及发展新兴产业,将是实现稳增长的主要途径。

  作为投资者,我们应该顺应这一大方向。

  投资报整理提炼了李迅雷的交流要点和精彩内容:

  1.2023年,中国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比今年要大。

  这也有利于我们中国经济的转型,因为两大动力,一方面外需走弱了,一方面房地产销售和投资还是会呈现负增长。

  所以这样的话,对于投资拉动的依赖度会降低,也是给我们大家带来了隐含的一些资产配置的启示。

  就是我们可能将来不能把更多的资产配置在与投资活动相关的领域,而要跟大消费密切相关。

  2.2023年,我估计GDP增速要明显超过2022年。

  假设2022年的GDP增速是3%左右的话,那么2023年的GDP增速应该是在4%以上。

  当然还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从目前来看的话,制造业的优势和困难并存。

  从资产配置角度,我们应该要抓住的是机会,要抓住我们的优势产业,要避免一些弱势产业所带来的风险。

  3.总体来讲,我想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还是在于消费,在于自主创新,在于高科技…… 

  对景气度向上的行业要给予超配,当然,超配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它的价格是否合理。

  另外一方面,低估值也是我们的一种重要选择。

  现在港股的高股息率的品种配置价值显现,科技股的估值安全性比较高,这个自然也是一个配置的主要逻辑。

  从海外市场来讲,目前在美元利率依然处在高位的时候,在美联储还没有放松它的货币政策的时候,可能风险还是比较大,还是不容乐观。

  投资主导经济将转型,

  今后更多靠消费来拉动

  中国经济面临一种转型。

  因为过去长期以来,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当中,都是以投资为主来拉动中国经济。

  比如说,在GDP的贡献当中,投资或者叫资本形成,中国要占到42%左右,全球的平均水平只有21%。

  也就是,中国的投资对经济的贡献两倍于全球的平均水平。

  与此相对应的就是,消费对经济拉动的作用明显偏弱。

  长此以往的话,我们一定会形成高债务的格局。

  因为资本形成靠投资。

  投资的话,要靠政府来推动,那么地方政府的杠杆率水平就会偏高,从而反过来又影响到了经济的增速。

  当前,全球都普遍采取消费拉动的模式。

  所以我相信,2023年,中国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比今年要大。

  这也有利于我们中国经济的转型,因为两大动力,一方面外需走弱了,一方面房地产销售和投资还是会呈现负增长。

  所以这样的话,对于投资拉动的依赖度会降低,也是给我们大家带来了隐含的一些资产配置的启示。

  就是我们可能将来不能把更多的资产配置在与投资活动相关的领域,而要跟大消费密切相关。

  这也是中国经济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

  因为在经济高增长阶段,基本上是靠投资来拉动的。

  今后,我们更多要靠消费来拉动。

  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方面

  重要会议报告的另一个重要话题就是中国式现代化。

  那么中国式现代化,它是怎么样一种特征?

  首先,它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现在实现了现代化的最大国家是美国。美国的人口大概是在3.3亿左右。

  除了美国之外,没有一个人口大国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国家。

  那么就意味着,中国如果能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话,将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同时,它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收入差距的缩小,中产占比的上升,是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的体现。

  第三个方面,它是物质分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它不是建立在殖民文化基础上的。

  它实际上既要有物质文明,又要有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的传承,在这方面,我觉得我们不同于西方的殖民文化。

  第四个方面,它其实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也就是绿色现代化,它不是一个碳排放量过高的现代化。

  所以,对于绿色低碳新能源,还是我们要重点去关注的,这都是行业发展机会。

  第五个方面,它是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我们不是通过掠夺的方式来实现现代化,各国各民族和平共处,是一个非常和谐的现代化。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道路还是能够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造福于全人类的现代化。

  我们的现代化,对于全世界人民,对于全球的经济,都有正面的作用。

  假设今年GDP增速是3%左右,

  那么2023年能到4%以上

  2023年,我估计GDP增速要明显超过2022年。

  假设2022年的GDP增速是3%左右的话,那么2023年的GDP增速应该是在4%以上。

  当然还是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就是疫情不是你可以来把控的,同时,地缘政治的冲突什么时候能够缓解,也是一个不确定性。

  从目前来看的话,制造业的优势和困难并存。

  当然,从资产配置角度,我们应该要抓住的是机会,要抓住我们的优势产业,要避免一些弱势产业所带来的风险。

  房地产从过去拉动经济的主力

  变为对经济增长产生负贡献

  我们的整个居民资产的配置,它实际上是两大类。

  一大类是房地产,另外一大类是金融资产。

  房地产的投资增速,在今年出现了负增长,1到10月份它是-8.8%。

  房地产的销量出现了一个20%以上的下跌。

  所以中国经济,实际上它正在面临一个大的变局。

  房地产,从过去作为一个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现在,变成一个阻力了。

  它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的贡献。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采取了扩大基建投资这样一种方式来进行逆周期的调控。

  这个应该在今年也是取得了显著效果。

  基建投资的增速,去年估计在10%左右,

  但是,基建投资即便出现这样一种增长,它也还是弥补不了房地产投资带来的负面的贡献。

  所以我们应该要清醒地认识到,房地产的长周期结束了。

  基建投资加上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在2017年的年底就已经见顶了。

  你即便再拉动基建投资,依然改变不了基建投资加房地产在整个GDP当中的占比的下降。

  所以这个来讲,就是为什么我认为中国经济面临大变局?

  也就是过去我们中国经济主要是靠投资拉动,投资对GDP的贡献是全球平均水平的两倍左右。

  今后,投资对GDP的贡献势必要下降。

  那么,要稳增长,还是要通过消费来拉动,通过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发展新兴产业。

  像前面所提到的中国式现代化所包含的那些,制造强国,像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高端装备,像芯片产业链、新能源产业链等等,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

  这些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所以要抓住这样一种新动能、新动力的机会。

  减少房地产配置,

  增加金融资产将成趋势

  目前现实情况是,中国居民家庭的资产配置当中,房地产的占比,应该在60%以上。

  美国的话,房地产的占比是低于30%。

  所以,在未来,从资产配置的趋势来看,应该会不断减少对房地产的配置增加,对金融资产的配置。

  在金融资产里面,权益类资产应该是首选。

  因为权益类资产的话,目前处在一个历史的估值的低位。

  所以应该说,它所蕴含的机会是比较多的。

  从今年1到10月份数据来看,中国居民的储蓄已经出现了一个大幅的增加,

  也就意味着房地产销量的减少,这一部分的收入有相当一部分是进入到了居民储蓄账户。

  储蓄账户这钱是不是一定会呆在银行的存款里面?

  我觉得它应该会慢慢地转向对金融资产的配置。

  现在这个阶段,我认为还是处在对金融资产的配置信心不足的阶段。

  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一个投资比较好的阶段。

  无论从内资还是外资来看

  资金流入A股市场的空间很大

  重要会议报告之后,我相信有关部门会按照重要会议报告提出的要求来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提升,来健全资本市场的各项功能。

  举个例子,随着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开展,长期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应该要得到提升。

  目前来讲,这个比例还是过低。

  从保险公司资管的配置来讲的话,它的上限是45%,但目前为止大概只有10%左右的水平。

  这种长期资金的来源应该是有保障的,长期资金它的资产配置当中,应该对于权益类资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前段时间以来,外资也非理性地减持了A股。

  2021年,外资净流入A股是最高水平,但这个最高水平还是不高。

  今年,应该整个外资还是净流出。

  所以从未来来看,中国的GDP要占到全球的18%,

  但外资占A股的流通市值的比重只有4%不到的水平,那么这个比重,未来的提升空间还是比较大。

  所以无论是内资也好,外资也好,我想,都有一个未来对A股市场增加配置的空间。

  在这里面还没有包括我国居民家庭在房地产配置的资金减持之后,它流入到A股市场的,流入到金融产品的比重,我想这个规模应该还是比较可观的。

  目前,中国房地产的住宅的总市值大概在四百万亿左右,占GDP比重是400%左右,这个显然是非常高的。

  只要能够降低一部分配置,对我们A股市场来讲的话,就意味着有巨大资金的流入。

  所以,我认为,在未来,随着我们落实重要会议报告要求的政策到位的话,资本市场的发展空间非常大,融资功能、投资功能都能够得到一个体现。

  从生产和消费维度考虑选股

  景气度向上+低估值

  第二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配置?

  过去来讲,我们传统的产业在往下走,新兴产业在崛起,所以我们要寻找各种资产配置的线索。

  我们可以从生产的维度去考虑,也可以从消费的维度去考虑,

  哪些产品它的销量大,未来的消费的空间大,哪些产品是代表着新兴产业发展的方向。

  在这方面我想,我们都可以做一些配置上面的思考。

  总体来讲,我想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还是在于消费,在于自主创新,在于高科技。

  那么我们在新能源,尤其是光伏、锂电池,在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在芯片,在高端制造,在新材料,这些领域里面,今后,发展空间是非常大的。

  对景气度向上的行业要给予超配。

  当然,超配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它的价格是否合理。

  如果说整体A股市场处在一个估值水平比较低的位置,那么现在配置应该还是一个好的时机。

  我们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还是靠技术进步,还是靠科技创新。

  另外一方面,低估值也是我们的一种重要选择。

  现在港股的高股息率的品种配置价值显现,科技股的估值安全性比较高,所以这个自然也是一个配置的主要逻辑。

  从海外市场来讲,海外市场目前在美元利率依然处在高位的时候,在美联储还没有放松它的货币政策的时候,可能风险还是比较大,还是不容乐观。

  所以相比之下的话,国内市场它的机会会更多一些。

  当然全球经济的衰退,就意味着大宗商品的需求是会下降的,债券市场的风险依然还是存在。

  所以相比之下的话,权益类资产可能机会更多。

  按照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角度来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创新来推动中国经济进步,我们作为一个资本市场的投资者,应该顺应这个大的方向。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