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6月6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已下令美国国防部9月前从德国撤出9500名美军人员,缩减规模约为三分之一。无论出于何种动机,美军突然决定从德国部分撤军,凸显了与德国等传统盟友之间的分歧,也将进一步损害美国的军事同盟体系。
德国目前共驻有约3.45万名美军人员,以陆军为主,规模超过两万人,海军800多人、海军陆战队1000余人、空军1.2万余人。此外,驻德美军还雇用了1.7万名美国民事人员和1.2万名德国民事人员。
对于美国的撤军计划,德国媒体普遍猜测与军费有关。据美国高级官员称,美国政府自去年9月以来一直在讨论这项举动。作为北约第二大经济体,德国被美国总统特朗普视为军费投入不足的“反面典型”。特朗普多次批评德国军费增长“不达标”,指责德国花大笔钱向俄罗斯购买天然气,成为俄罗斯的“俘虏”。
事实上,德国近年来的军费开支已经明显增加,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36%,但仍远远低于北约2%的目标。为了施压德国增加军费开支,美国国防部在2018年上半年就放出风声,酝酿对驻欧美军进行新的部署调整,评估驻德美军撤离或转移的具体方案。去年8月,美国时任驻德大使格伦内尔威胁称,由于德国国防开支未达到GDP的2%,美国准备撤军。
军费开支问题凸显了德美在安全领域的争议。《柏林日报》认为,美国撤军被看作是德美关系进入深刻分歧期的象征。德国总理默克尔已决定不参加特朗普原计划6月底在华盛顿主办的七国集团峰会。事实上,德国近来在军机采购和北约核政策等问题上与美反复博弈,尽可能最大程度维护自身利益,这也让美国此次的撤军决定并不令人意外。
今年5月,德国政府决定将采购90架“台风”战斗机、30架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15架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这是德国执政联盟各党派和国防部顶着美国的强大压力,再三权衡作出的决定,意味着德国放弃了引进美制F-35战斗机的方案,选择维护“法德轴心”下的欧洲共同防务关系。
另一方面,作为北约重要成员,德国需在北约集体防卫框架下保持核威慑力,但囿于二战战败国身份不能自行研制和装备核武器。由于“台风”战斗机目前不具备核载荷能力,美国又明确表示将在3至5年内通过“超级大黄蜂”战斗机的B-61核重力炸弹使用认证。为满足北约安全框架下执行核任务的要求,德国采购了“低配”的美制“超级大黄蜂”战机,这对民机业务损失惨重的美国波音公司可谓雪中送炭,对美国也算是一种安抚。
实际上,德国国内一直担心沦为美俄对抗的牺牲品,希望构建一个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特朗普上台后,德国多次表达了撤核和无核的态度。因对购买美制“超级大黄蜂”战斗机不满,德国政府内部出现大量质疑声音,开始怀疑继续与美国维持“共享核武器”的必要性,越来越多的议员公开要求美国撤出美军在德国布切尔空军基地储存的20余枚B-61战术核弹。
不过,德美两国结盟50多年来形成的共同政治体制和价值观,以及千丝万缕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联系难以骤然切割。德国是美国在欧洲最亲密的盟友之一,德美同盟也被誉为“大西洋联盟的基石”。作为驻欧美军的“大脑”和“中枢”,美军欧洲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均设在德国斯图加特的帕奇军营,美军驻欧洲空军司令部设在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拉姆施泰因基地。德国还是美军向中东和非洲地区中转物资和人员的“枢纽”,被视为美军在中东和非洲展开行动的集结地。
虽然德国积极推动自身以及欧盟的安全和防务能力建设,但短期内尚难以形成合力,必须依靠美国主导的北约才能应对安全威胁,对此德国心知肚明。德国因为二战造成的微妙国际地位和角色定位,面对美国的威逼利诱已是谨小慎微、反复权衡,但是德国“小媳妇”式的四处讨巧,未必能够让美国这个“婆婆”满意,美国决定部分撤军即是一例。
对美国而言,从德国撤出部分兵力并非要与德国在安全方面开始“脱钩”,而应是美军优化基地存量和调整全球部署的考量。让德国在北约框架下承担起更多责任,美国得以腾出手来推进战略重心东移,应对来自“印太”地区的“大国竞争”,这或是特朗普反复敲打德国和欧洲盟友的真实用意。
美军从德国撤出的部分兵力,一部分将返回美国本土,另一部分将转移至其他盟国,意大利和英国都有可能是选项。这两个国家的美军基地较大,基础设施完备,也有着比较好的政治基础。此外,美国还在奥地利、比利时、荷兰、波兰、希腊等国部署有不同规模的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