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 题:护航十年,见证中国海军转型发展
田源、朱鸿亮、李唐
忙得几天几夜没睡觉,等舰艇起航了才找了个空闲走出机舱,来到飞行甲板透透气……现在已是海口舰政委的邹琰仍清楚记得出发当天的场景。
这一天,是2008年12月26日。根据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和中央军委命令,中国海军首批护航编队奔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这是中国首次使用军事力量赴海外维护国家战略利益,首次组织海上作战力量赴海外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首次在远海保护重要运输线安全。
护航10年,见证着中国海军推进转型发展,走向深蓝。
护航方式持续改进
2008年12月中旬,海军给南海舰队下达了护航预先号令。梁炜需要在10天之内拿出一套完整的护航兵力行动方案。
“亚丁湾,海盗,护航……这些词我都没听说过。”时任南海舰队司令部作战处计划办主任的梁炜急得眼睛通红,上级的任务只有半页纸,连多余的一句话都没有。
兵力怎么组成?航线怎么确定?武器怎么配置?与海盗交火怎么办?梁炜拉着一名参谋连续熬了几个通宵,终于拿出了方案。
2009年1月6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抵达亚丁湾,正式开始护航。
梁炜等人拟制的方案被浓缩成了“从A点到B点”。A、B两点分别位于亚丁湾东口和西口,是编队与被护船舶的会合区。两点之间相距590余海里。
10年来,随着海盗活动的新变化、兵力运用的新特点,护航编队不断创新护航组织指挥模式,有力捍卫了亚丁湾、索马里及周边海域的安全。
——针对高危时段、高危海域、高危船舶,采取提高反海盗部署等级、扩大直升机巡逻警戒范围等措施,提升安全防护级别。
——在伴随护航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被护船舶,采取随船护卫、区域护航、接力护航等方式,优化兵力使用效率。
——在目标识别上,综合运用雷达侦察、目力警戒、光电观测、技侦监控等手段,及早发现和判别目标。
——在战法运用上,灵活采取舰艇拦截外逼、小艇查证驱离、直升机临空威慑、特战队员武装示形、武力营救等手段,及时慑阻海盗袭扰。
10年来,中国海军累计派出31批护航编队执行护航任务,共为1198批6600余艘中外船舶护航,解救、接护和救助遇险船舶70余艘,持续保持着被护船舶和编队自身的绝对安全。
保障体系效能跃升
10年间,中国海军远海保障模式在亚丁湾实现了质的跃升。
说起其中的变化,微山湖舰士官长符广海最有发言权。他曾连续执行过首批和第2、5、6批护航任务,单次执行过第11、14、19批护航任务。
“10年前,因数量有限,一艘补给舰连续保障两批编队,长时间在海上,人和装备都吃不消。”符广海说,随着海军装备体系不断发展,远洋补给舰由最初的3艘增加至10余艘,伴随保障能力越来越强。
“首批护航时,我们舰主机一个备件坏了,从国内转送过来差不多用了两个月。”海口舰技师王东说,“要是放现在,几天就行了。”
10年来,护航装备保障建立了一体化保障力量体系,舰艇机电、航海、通信等系统装备研制方开设应急保障24小时“全球连线”,形成了编队伴随自主保障、远程维修技术支援和应急前出支援相结合的路子。
2017年7月11日,中国驻吉布提保障基地成立,主要用于中国军队执行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护航、维和、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的休整补给保障。
据海军后勤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基地的建设使用将使现行的护航远海后勤保障,从以补给舰伴随保障为主、国外靠港补给为辅的方式,调整为以海外基地保障为主、国外其他港点和国内支援为补充的新模式,护航基地化保障条件越来越成熟。
人才队伍历练成长
第一次在亚丁湾发现疑似海盗小艇,首批护航的指挥舰武汉舰驾驶室内,各级指挥员严阵以待。护航常态化后的今天,组织指挥线条清晰,指挥人员大幅减少,险情处置高效有力。
“有一次,我们正在体育锻炼,被护船队突然发现疑似海盗小艇,指挥所几个口令下去,不声不响就处置完了,还不影响大家锻炼身体。”海口舰舰长樊继功说。
这种变化,折射出10年间护航官兵能力素质的不断提升,最明显的是官兵国际化素养。执行过两次护航任务的衡阳舰舰长周智峰说,以前舰上英语值班部位需要专业翻译,现在年轻战士就能胜任翻译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