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救治疑难危重病人。他们探索创新,发展远程诊疗新技术。面对世纪疫情,他们以勇气、智慧和汗水,许下生命的承诺。
2020年除夕,在从广州开往武汉的高铁上,时任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张忠德,写下了这样的文字:“今天年三十,没有应该的热闹,我要远征了,今天下午三点,目的地武汉。”
张忠德:到了武汉以后,当时晚上将近八点多了,偌大一个车站空空荡荡的,我一看到这个场景,我就觉得,这一仗不简单。
正月初一早上六点,武汉金银潭医院,张忠德进入了重症隔离病房。
当时,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还没有完善成熟的治疗方案。张忠德参与了中医药治疗方案的制订。同时,他还担任国家第二中医医疗队队长,队伍里会集了广东和北京等地上百名中医医务人员。当天晚上,他在日记中写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三天后,广东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面对刚见面的战友,张忠德的欢迎方式,是挨个儿检查队员的防护装备。
张忠德:在这里开一个院感防控的现场会,你们主任跟护士长,就是第一防控人员。我现在看见你们中(防护设备)有些不合规矩的,尤其是你里面戴那个口罩干什么呢,你这里戴了个N95,你里面戴个口罩,你这N95就没用了。
张忠德:每个人培训,他签名同意这个人合格了,我就给他进,不合格,你就培训到合格为止。
张忠德的谨慎,来自抗击“非典”的亲身经历。2003年那次“非典”疫情,因为忙于抢救患者,张忠德和其他四名医护人员感染,护士长以身殉职。
这一次,他不允许自己的60名战友再出意外。
张忠德:在他们要进病房的那天晚上,我怎么也睡不着。我怕,你怎么培训怎么躲,战场上的流弹防不胜防。我是整个团队的队长,我带着他们来,我希望他们能够平平安安健康地回去。
面对患者时,张忠德有一个更亲切的称呼:德叔。
张忠德:这个病情我们已经讨论了两次,他的病情没有向危重症转。
张忠德:很疲劳吗?
张忠德:57,今年?
病人:不,64了
张忠德:64岁了?看不出。
病房里,德叔用广东腔说起了武汉话,缓解大家的恐惧和压力。
张忠德:放心,这几个医生,都是经过“非典”出来的。
德叔每天早上7点进入病房,开药的处方纸随身携带。
张忠德:有咳嗽有喘吗?
病人:有咳有喘,吐也很难吐出来。
忙起来甚至没有吃饭的时间,每天工作超过15个小时。
张忠德:烧了多少天?
病人:七八天。
面对病毒,德叔用自己33年的行医经验,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救治疑难危重病人。
张忠德:现在看起来效果是比较好的,所以守住现在的方案,可以适当地给点扶扶正。
张忠德:一些发烧的病人都吃了,他(的病情)能够控制住了,有些低烧38(摄氏)度左右的,吃两剂他就不烧了,高烧的病人他的峰值下降了。
刚结束一个病区的忙碌,德叔又要赶往二十多公里外的雷神山医院。
同事:下这么大雨,我们就披着一件防护衣就出来了,要赶去下一个战场。
武汉疫情初期,医疗资源紧张,德叔和医疗队共接管了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雷神山医院中的五个病区,他每天在不同的病区间来回奔波。
转场的时刻,是德叔难得的休息时间,随行人员用手机拍下了这一幕。
从病区出来,要经过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三道防护检查,一个人就需要半小时以上。
同事:德叔,你脸上压得这么明显。